今天是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

中国建筑类院校技术发展联盟     [发布时间:2017-05-28 ]     浏览次数:142

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

罗奕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BIM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建筑师们从几千年的手工绘图走向计算机绘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视为建筑行业的第一次革命。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出现将引发整个领域的第二次革命。高职学院应该密切关注BIM的发展动态,在高职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BIM以适应技术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开设BIM课程的必要性,探讨了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BIM技术;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

建筑BIM作为应用于建设领域一项新技术,越来越受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重视,BIM 技术是未来建设领域技术应用的大趋势,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必须紧跟市场导向,积极开设BIM 相关课程,培养BIM 应用技术人才。

一、开设BIM课程的必要性

1.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麦克道·希尔公司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建筑业有一半的机构在使用BIM。在欧洲、香港等地BIM也逐渐成为建筑业的宠儿。在中国,BIM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预计,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中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将为建筑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未来更会出现对建筑质量、环保和舒适度有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BIM平台所具有的协同作用、可持续性在绿色建筑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构建数字化城市等方面都使BIM的应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具体目标里指出:“十二五”期间,加快推广BIM、协同设计、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虚拟现实、4D项目管理等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传统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操作型人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是建设工程第一线的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施工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来,来之即战”的实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扎实的基本操作,能尽快进入到工程的实践状态,服务于施工现场。BIM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培养优秀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3.解决就业问题。AutodeskRevit2014作为 BIM体系中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可供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MEP工程设计等几个不同专业领域的协同合作。未来的企业急需掌握这种软件的人员,在我院建筑工程与管理专业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开设选修课程Revit应用,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掌握该工具,拥有就业优势。新的建模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从设计模型表现精确地施工方法。材料算量作为Revit工具,既可以算实现详细的材料数量的计算,又可实现成本估算中对材料数量的追踪。参数变更可实现更精确的材料算量。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的技能和思维必须顺应种种行业发展。BIM真正吸引我们的地方就在于此。

二、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

如今BIM理念正逐步为我国建筑行业所知晓。在BIM用户方面,目前在我国以建筑设计机构为主,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等,已经有一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通过BIM技术应用树立了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在软件厂商方面,一些国内外著名软件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出基于BIM技术应用的新产品,如以BIM为核心的设计软件以AutodeskRevit为代表;以BIM为核心的施工软件以鲁班软件为代表,实现包括工程算量、工程造价等建造全过程解决方案。在技术支持方面,出现一批BIM专业咨询公司,为BIM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以及管理服务,如广州优比咨询、上海毕埃慕建设工程顾问、巴菲纳咨询、鲁班咨询等。在媒体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以中国BIM 网、BIM资讯网、BIM论坛为代表的专业BIM网站。BIM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应用说明中国要迎来BIM时代。

1.基于BIM的工程设计。BIM能够实现三维设计。它能够在创建3D建筑模型的同时自动生成各种平、立、剖面图和文档,而且这些图与文档始终与建筑模型逻辑相关,当建筑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BIM能够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各专业CAD 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避免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BIM能够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某个专业设计的对象被修改,其他专业设计中的该对象会随之更新。实现设计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BIM设计案例:“上海中心”高632米,总面积57万平方米,同时要通过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涉及学科众多、分支系统复杂、项目周期长、成本控制难度等,伴随着项目产生的各种信息量非常庞大,而且各方信息协调难度大。如果采用传统的设计施工手段,将难以保证上海中心项目的顺利完成。在此种情况下,采用BIM技术,应用AutodeskRevit建立模型,并在三维的环境里面完成对项目的修改和深化设计。借助BIM,设计方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复杂曲面幕墙在平面定位的问题,并且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自己的设计意图,从而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项目其他的参与方(包括业主、总包),通过BIM模型也能够非常清晰地了解到项目的设计理念;在管线综合方面,通过搭建建筑结构和机电各专业的模型,设计方能够非常清晰地查看各个构建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碰撞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大大提高在管线综合方面的设计能力以及工作效率。

2.基于BIM的施工及管理。BIM能够实现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4D施工管理,即实现虚拟施工。将建筑信息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建立4D施工信息模型,实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和场地布置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实现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项目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基于网络实现文档、图档和视档的提交、审核、审批及利用和通过网络协同工作,进行工程洽商、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管理和监控。BIM虚拟施工案例:如某商业广场钢结构施工方案,虚拟施工技术在该案例的成功应用为优质、安全和高效地完成该工程的钢结构安装提供了可靠保障;又如某机场的3号航站楼项目,管道纵横交错,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管道存在冲突碰撞,随后便从设计院调用BIM模型,通过应用虚拟施工技术对三维模型进行详细分析,一次性地把所有存在的问题解决,使施工顺利进行;此外,还有北京世界金融中心项目的建设,在原有二维设计基础上建立BIM模型,应用虚拟施工技术,及时发现各种碰撞6000多处,从而避免了返工、修改、延误工期,工期从四年缩短到两年,BIM的作用功不可没。BIM是引领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的新技术,它的全面应用,将为建筑业的科技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同时,也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

3.BIM技术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开设方式。BIM技术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中如何开展教学活常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软件,二是要求能够全面理解图纸,需要CAD 制图、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招投标、建筑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最好与广联达图形算量、钢筋翻样、计价软件结合起来学习,这样可以融会贯通。因为广联达软件作为非常成熟的软件,市场占有率很高,应用非常普遍,在学生完成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后,很容易找到工作,满足建筑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三、土建类高职生的培养方向

当前, 绝大多数土建类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仍会按照二维图纸施工, 难免经常遇到管线碰撞、算量、施工进度管理等问题。如果使用BIM 技术, 这些问题都能得以解决。此外,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知识的讲授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针对施工企业十分缺乏BIM应用人才这一背景,高职院校应紧跟市场、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专业人才。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主要以应用为主,不是让高职生去做研究、做设计,而是使用软件根据二维图纸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恰好符合高职生的培养目标。

BIM是建筑业又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作为全世界信息化技术的焦点,被认为是解决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的关键信息技术。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影响加深,但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飞跃阶段。高职院校作为造价人员的输出基地,为适应建筑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质量,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规范BIM人才的培养,在现有的课程中融入BIM技术,借助于BIM技术平台,通过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高职教学中应用BIM对提高学生职业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有效的途径,BIM的全方位运用必然会带来全方位信息化教学的浪潮。

四、满足BIM技术人才培养,高职学院所做的专业建设的探索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的改革进程中,笔者对国内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BIM教学走在前面的4所院校进行了调研,对比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培养 BIM 技术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

1、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发展BIM技术

学校在校企深度合作、就业创业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例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建筑、广日物流、迅达电梯、五羊本田摩托、TCL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与中南集团、龙信建设、中煤建安、中建八局第三建设、南京四建、南通六建、南通四建等特、一级建设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合作。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发展BIM技术,促进技术、资金、设备、师资和管理等资源双向流动,推动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课程体系和职业岗位要求、毕业实习与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和企业人力资源"五大对接",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2、让一线的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建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机构, 高级工程师成为企业BIM技术应用的科研人才,为校企合作搭建了一个实体平台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作为双师的教师,是企业实现产值提高效率的高级科技工程师,同时也是学院积极推进集团化、集约化办学,由学校单独成立股份制导向的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的高级讲师。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成立广东工程建筑设计研究所、广东工程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所、广东工程环境净化技术研究所等隶属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机构,为校企合作,为企业创收、学校推动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实体平台。

3、学校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工作

高职院积极与国家级、省级建筑类行业协会合作,建立BIM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或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BIM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实现BIM职业技能鉴定站(点),涵盖十几种工种/岗位,实现BIM课程体系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有助于专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春霞.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1,(9).

[2]朱建国.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策略研究[J].建筑施工,2013,(7).

[3]徐桂明.BIM视野:高职土建专业课改困境的突围之道[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41:11- 13.



[1] 罗奕  硕士 工艺美术师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教师   通讯地址:江苏南通市港闸区江通路48号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全国数字教育发展联盟 全国高校政校企协作(中心)平台
网站维护:北京育华汇江垚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28112号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
联盟办电话:010-82556002  
E-mail:yuanxiaolianmeng@126.com 

 

 

 

Powered by 创都启航网站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