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简介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拼装房”是装配式住宅的通俗称呼,它的全称是预制装配式住宅,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 “拼装房”的不同,只是部分零件进行了预制,到施工现场也要和传统建筑一样浇筑,并不是想象中的“搭积木”。因此房屋建成后从外观根本看不出区别。
一、 简介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二、 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轻量钢结构。
三、标准
以日本于1973年设立的《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为例,工业化住宅的质量与性能由建设省(相当于住建部)主管,1987年开始改为由日本建筑中心负责此项评定工作。评定只针对各种类型的装配式房屋,而不对个别设计,不满足该标准的住宅,就不能作为工业化住宅进行生产及贩卖。
我国北京市将力争在3年内初步形成产业化住宅地方标准体系,包括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等。目前,山西省建委也在做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工作。
四、特点
1、按照目前并未规模化的生产测算,“拼装房”比传统建设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2、“拼装房”安全完全没问题,因为预制的楼梯、外墙等运到施工现场,也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并不是简单地连接。每个楼板内都贯穿着钢筋,房屋结构非常结实。
3、“拼装房”与传统建造的住宅相比,构件精度更高,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它采用轻质隔墙体系,业主可根据需要变更装修。
4、在房屋使用过程中,“拼装房”更节能环保,如新型的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如果实行分户计量,暖气在相同温度下,“拼装”房室温更高,户主可以考虑降低暖气温度,节省采暖费,同时也就减少了能源使用。
5、“拼装房”对节能环保大有裨益,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可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水,降低建筑噪音,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一般可节约材料20%,节水60%左右。
6、“拼装房”这种住宅产业化不仅对开发企业的资金流转有好处,更能提高住宅上市的速度,所以能大大减缓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调节供给关系。大面积推广以后,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对于抑制房价也会起到作用。
7、综合成本核算显示,“拼装”房的建设成本要高于传统建设方式的成本,大约每平方米多400元左右,大面积推广以后,可以降低建造成本。
五、我国现状
“远大小天城,中国新速度”
小天城位于长沙远大三路与远大城交汇处东北角,主楼建筑高度205米,地上57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是集居家、办公、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可持续建筑,也是全国第一幢以工厂化装配式方式建造的超高层钢结构可持续建筑,它以一天3层的安装速度在业界引起轰动,吸引了大批业内专家和热心人士前来参观。特别的是,它是由工人昼夜施工,以堆积木的方式组合起来,仅费时19天。“小天城”以“乐高”堆积木的方式组合起来,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远大工厂内完成。大楼外墙采用多种特有技术,据称比常规建筑节能80%。该大楼主体结构均由钢架构成,材料工厂预制达93%,该大楼可抗击9级地震。
此座大楼建造速度十分惊人,创下了中国新的建筑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