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长春建筑学院首开国内VR专业

中国建筑类院校技术发展联盟     [发布时间:2018-08-08 ]     浏览次数:126

2016年11月25日,我国首个VR专业在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设立。本次新增设的VR专业,是在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现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础上,顺应 互联网+ 时代对新型专业的需求,全新构建的跨学科专业。该专业的建立,使长春建筑学院成为国内首个开设VR专业的民办本科院校,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也标志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满足社会需求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长春建筑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以培养创意类人才为根本目标,秉承“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以国际化、开放性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渠道。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开设的VR专业,将着重培养学生在穿戴设备研制、大数据分析、交互式数据设计开发、视听特效设计等多方面技能,积极拓展学生创意创新能力,将本专业打造成为新兴行业人才需求的造血器,实现个人价值的梦工厂。

VR,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可以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各等方面。

VR作为一个新媒介,从2015年崭露头角到现在迅速发展,尤其是2016年VR产业迎来爆发元年,VR商业化大空间已经开启,产业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覆盖了硬件、系统、平台、开发工具、应用以及消费内容等诸多方面。VR在娱乐、教育、医疗、电商、社交等领域都将迎来产业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未来VR专业将逐渐完善校企联动机制,搭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积极引入行业佼佼者参与到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中,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广阔平台;将在VR购物、VR旅游、VR训练等领域进行开发研究并获取专利项目,从而为教学与科研提供经验;将构建虚拟现实产业合作平台,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界的技术和人才交流,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和配合提供服务,形成硬件、软件和内容协同发展的局面。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才团队,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内容制作、渠道建设、质量检验到售后服务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与教学体系生态圈。

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是迄今国内唯一一所依托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创办,致力于培养以创意技术为起点、突出创意策划主线、具有较强创意管理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实体。作为长春建筑学院的二级单位,学院下设新媒体艺术、现代传媒、设计、文化产业管理4个系,在专业设置上,学院依托优势学科,在已开设的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电子商务等10个专业的基础上,在三年内逐渐增至15个专业,形成结构布局合理的文化创意专业集群。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园区丰富的企业资源、优质的产业发展资源进行零距离整合,形成“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教授工作室、开放式教学空间、校企合作的公司及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群五大平台21个实验中心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国际领先的实验条件,进一步提升了协同创新水平,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互动及全新的育人模式,使教学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培养文化产业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长春建筑学院资料

  长春建筑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原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2011年4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长春建筑学院。

目前在校生13273人,专任教师706人,现有两个校区,奢岭校区坐落在五A级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南端,占地93公顷,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高新校区坐落在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内。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学院、城建学院、管理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教研部11个教学单位。 形成了土建类、艺术类、管理类、电气类专业四个专业集群,设立了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管、文、法、农、艺六大学科门类。学校坚持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按学院制、联邦制组团式布局,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突出分院办学主体。 为推进管理服务模式的改革,开设了全省首家高校全链条系统服务大厅———长春建筑学院行政服务大厅,11个处室进驻, 设立33个服务窗口, 可同时办理93项业务, 为师生提供“一站式”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极大方便了师生。

2015年,首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大陆和台湾20所大学的校长云集长春,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等10位名校校长在论坛进行了主题演讲。目前,学校与英、美、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2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始终注重特色办学,坚持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学校以抓实践基地群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建造了近万平方米的“包豪斯动手车间”,近8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实践创业中心,近3000平方米的土木实验、实践基地,还建设了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群、BIM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创客空间和文创市集,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践行实践育人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0年,学校与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作,创建了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200多家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创意特质的产业集聚园区, 为学校“政、产、学、研、资、介”融合、互动,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合作育人,凝练办学特色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校现有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现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个,完成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1项,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项目1项,省级教科研项目216项,获得各类奖项85项。    (得力建科技公司提供)

      

 

                                

全国数字教育发展联盟 全国高校政校企协作(中心)平台
网站维护:北京育华汇江垚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28112号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
联盟办电话:010-82556002  
E-mail:yuanxiaolianmeng@126.com 

 

 

 

Powered by 创都启航网站定制